过去的十年,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驱动下,以及数据中心整合的大趋势下,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迅速,建设了很多大型数据中心。
图1的左边显示的是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分布情况,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通常是指10万台服务器以上数据中心,美国目前占比最高,达到了40%,中国虽然经过了十年的发展,目前达到了8%的占比,因此,中国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领域,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特别是在“新基建”的宏观政策形势下,预计中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未来5年仍将高速发展。
另外一个方向,边缘数据中心也会伴随着5G的部署而快速发展,运营商和coloIDC将在这一领域取得快速增长。
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即将双双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我们一起来分享由新华三多位顶尖专家总结的数据中心技术八大趋势预测,洞悉趋势变化,掌控未来发展。
我们把八大趋势分成了四组。第一组的关键词是:
融 合
数据中心是容纳和服务于ICT硬件设备的,从新华三的角度来看,ICT的技术发展方向对于数据中心影响非常大,不能只简单的看供电和制冷。因此,第一组技术趋势,我们从IT和Facility融合来看。
第一个趋势,是软件定义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从软件定义网络、计算和存储,即将拓展至软件定义基础设施。
1.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Software Defined Facility
随着云计算的应用深化以及SDN技术的发展,计算和存储可以实现在物理服务器上的无感迁移,这种迁移甚至可以跨域多地数据中心。但是,现在绝大多数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和云之间是没有任何通信的,伴随着单机柜负载的不断提升,云端迫切需要了解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制定最佳的负载策略以应对峰谷压力,保障云的稳定运行。同时,融合管理与融合运维需求不断提升。
第二个趋势,是F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得到更多客户的推崇。
2.基础设施即服务
Facility as a Service
这个概念同样从SaaS,PaaS,IaaS云的定义拓展而来。近年来,我们在咨询项目中,碰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决定建设数据中心前,通常会从多个维度来评估,业务灵活性、IT敏捷性、财务等多个维度来考虑。
特别是在财务端,因为建设一个数据中心需要考虑10-15年的规划,数据中心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上有时很难看,无法和业务直接链接,同时,互联网时代对于IT的部署又有多元化的需求,要求更加快速、SLA、多数据中心部署等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HPE推出了GreenLake服务,其中FaaS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金融和技术的手段,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的灵活性并增强业务弹性。
很多的朋友听到SDF和FaaS可能感觉有点晕,因为这是IT领域的概念,到底如何落地实现呢?我们来看看第二组预测。
第二组的关键词是:
智 能
数据中心作为特殊用途的建筑,智能化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距离国际水平,我们差距巨大,非常幸运的是,AI时代来临,基本上把我们和国外先进水平拉回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就是后发优势。
因此,第三个趋势是在数据中心大量应用AI和IoT技术。
3.人工智能AI技术和物联网IoT技术在
数据中心领域将得到深度应用
AI and IoT in DC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运行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大部分没人关注,丢在那里,几个月后被覆盖了,应用AI技术对于这些日志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很多故障是可以预测的,例如通过AI技术对电池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把电池整体更换的周期延长20%以上。通过IoT等设备,我们可以更好地监控和管理数据中心,追踪巡检路径,防入侵,设备过热红外线探测,等等。
第四个预测是,数字化转型,从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开始,应用数字化的工具和理念。
4.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
DC lifecycl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虽然数据中心中的设备都是支持数字化的,我们在电气、制冷等领域过去这10年提升非常快,但是在软实力上还需要快速赶上国际领先水平。在建设阶段,目前国内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建设阶段的图纸和资料缺失,对于后期运维来讲就是不断踩雷的过程,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应用BIM、CFD等数字化技术,在运营期间,使用智能化的DCIM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集成,实现数据中心数字化转型。
第三组的关键词是:
绿 色
节能这个词现在关注度非常高,节能既是成本考量,又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形象的体现,还是政府严格控制管理的目标,因此非常重要。新华三认为,节能并不难,但是要综合考虑得失,针对这个话题,我们在《PUE<1.1的数据中心绿色节能关键技术》主题演讲中作了详细讲解。(拉至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回放)
我们来看一下预测:
第五项预测,中密渐成主流,高密还需时日。
5.中密(5-8kw)渐成主流,高密时代还在远方
Power density continues to grow
超算应用领域仍然受限,成本仍然较高,未能成为主流需求;多样化计算需求推动了芯片和服务器架构的多样化;刀片服务器和整机柜服务器推广不及预期,机架式服务器仍然活力十足。
但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是AI服务器的需求,新华三最新研发的3U的AI服务器,最高功率可达7Kw,IDC预测AI服务器市场规模23年将超过300亿,我们需要密切的关注这部分对数据中心功率密度带来的影响。
第六项预测:前面提到了机柜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液冷服务器需求也在增加,液冷原来较多的应用在超算领域,包括板式液冷和浸没式两大流派,我们也为大型互联网企业客户设计了浸没式数据中心的方案,实现了国内首例大规模应用。
6.液冷终将改变数据中心
Liquid cooling will eventually
change the data center
当然,也需要提醒的是板式液冷服务器的成本相对较高,而浸没式还需要解决液体成本、成分不透明、光模块折射等技术问题。但是,伴随着功率密度的逐步提升,液冷技术终将改变数据中心架构,也将改变计算和存储行业。
最后一组的关键词是:
极 简
无论是成本角度、节能角度、还是从运维便利性角度出发,业主都在追求数据中心架构的简化。
第七个预测是:通过软件提升整体可靠性,而基础设施的可靠性需求有所下降。
7.软件技术提升了数据中心
整体可靠性,基础设施可靠性要求分化
Decrease in reliability importance
越来越少的业主去追求T4等级数据中心,通过软件和基础架构层面实现数据和计算的多级冗余。另外,大量边缘数据中心也将很难达到T3以上标准。
第八个预测:数据中心架构将不断简化,标准化,工厂化。
8.架构将不断简化,标准化,工厂化
Minimalism、Standardization、Pre-fabricated
基于可靠性要求的降低(观点7#)和极致节能的要求,数据中心电气和制冷架构将越来越简单。高压直流、间接蒸发冷却、模块化数据中心等技术或产品将得到更多客户认可。
最后,总结一下四个关键词:融合、智能、节能和极简,我们看到ICT设备的技术发展,以及AI技术的深度应用,未来的数据中心将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贴合客户的业务和IT需求。
为了应对极简、节能、智能的技术发展趋势,新华三也推出了Unis微模块产品系列,可以满足室外、大型数据中心和中小数据中心的需求,实现快速部署。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抓手就是DCIM,新华三也研发了基于BIM和AI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平台Ucenter Flex2.0产品。可以拉通南向和北向,实现IT和基础设施的融合管理和运维。对此,我们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运营》主题演讲中进行了详细讲解。(拉至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回放)